人物
时段
朝代

書類
地理類
政書類
紀事本末類
正史類
別史類
雜史類
史鈔類
編年類
金石類
類書類
藝術類
雜家類
別集類
正一部
别有传。
  张鹏翼字耀先,浙江诸暨人,官浙江总兵中军都督府左都督。乙酉四月,北兵南下,鹏翼与右都督 徐洪
王彦合兵入援,未至而南都陷。遂从海道至绍兴,鲁王封为永丰伯。丙戌三月,移镇衢州。北兵至,副将秦应科 (第 40 页)
起、池金宏、张正银、吴遇友、朱长生、钱康符、孙星周、许家贤、邱连升、王金元、林孝奎、季洪发、高万廷、 徐洪
发、徐瑞廷、姜汉茞、汪正应、秦定安、杨万卿、陈广福、王克家、祝有发、蒋提元、陈大能、王恒江、葛森林、 …… (第 789 页)
保、王世纲、任得胜、胡高升、黄少泉、刘金茂、张发卿、苏天锡、孔传典、赖向荣、陈春源、张子坤、江春发、 徐洪
标、陈有福、李加应、何金成、刘有才、林福成、潘星 …… (第 790 页)
鸿、钟保祥、王孔乔、赖逢章、吴致祥、曾夏明、汪玉山、陈洪亮、曾文龙、袁文振、王有胜、罗炳春、钟应远、 徐洪
标、杨洪生、叶秀林、朱万胜、陈天星、廖黄标、刘国忠、黄连升、吕涌元、萧宗庆、陈开胜、张得馀、蔡春成、 (第 791 页)
  御史王景亮,自缢死。
  知府伍好古,缢死。
  推官郑岩光,缢死。
  总兵吴伯凯、总兵项斯鸣、都督 徐洪
王彦,亦死。
  江山知县方召,闻金华屠,曰:『吾义不可生;然不可以一人累城众』。趣民皆去 (第 507 页)
  张鹏翼字耀先,诸暨人;世以军功授职。弟鹏飞、季熊,皆有勇善战。鹏翼初以总兵挂淮海将军印,迁中府左都督。乙酉(一六四五)五月南都亡,与右都 督徐
洪王彦率兵六千航海至越。江上师起,即斩将自守,驻江干;潮至帐淹,无敢离伍者。鲁监国封为永丰伯,出镇 (第 550 页)
  二十六日,天未明,梧开东门,口称亲出掣兵率家丁同朱大定遁走平湖,城门遂闭。黎明,传大兵踰城已入。郝千户开东门,百姓喧挤出逃,践踏而死,嚎咷震天,接踵而行,首尾数十里不绝。大兵知陈梧东走,分兵赶至朝阳庙,不及而还。时,城中逃出者十二、三,未及出者十之七、八,间有削发为僧避于佛寺者,有自系狱中诡称署囚者。仅三百馀人,其馀尽行杀戮。血满沟渠,尸积里巷;烟焰涨天,结成赤云,障蔽日月,数日不散。郡守钟鼎臣自缢。
 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,大兵下维扬,总兵张鹏翼与右都督 徐洪
王彦合兵入援,未至而江宁失守,遂从海道投监国鲁王。
  丙戌三月,移屯大山。鹏翼弟继劳,勇冠诸军; (第 49 页)
  三桂反,上授延龄抚蛮将军,起国安都统;时节已前卒,雄代国安为提督,命与巡抚马雄镇合谋剿御.十三年二月,延龄举兵反,杀永年、一茂、同春、一第,幽雄镇及其眷属;诏夺官爵,声讨.延龄乃上疏,言光祖、雄诱永年等谋害;上审其诬,谕尚可喜与光祖筹策进攻.延龄自称安远大将军,移牒平乐、梧州诸郡,雄与总兵江义亦以柳州叛应三桂;国安病死.延龄招致万羊山土寇与所部合设五镇,镇兵二千;俄又自称安远王.庆阳知府、傅宏烈当三桂未反,疏发诸不轨事,谪戍苍梧;延龄既叛,授以将军.宏烈说延龄迎师,四贞尤力劝之.十六年,延龄遣宏烈迎师江西;三桂诇知之,使从孙世琮率兵逼桂林,执杀延龄.四贞督兵御战,世琮乃留其将李廷栋戍桂林,出掠平乐、浔州、横州、南宁.宏烈还至平乐,延龄将刘彦明、 徐洪
镇、徐上远等擒斩廷栋,与国安子成仁并出降.四贞还京师,雄亦从.
  定国南征有功,授二等阿思哈尼哈番 (第 906 页)
   陈烈妇传

  烈妇陈氏,吴江沙港人也。陈为著姓,所归张生士柏,夭而贫。士柏之兄士松,素无赖,里有家曰 徐洪,
闻烈妇之艾,谋置之侧室。已与其伯有成言矣。惧烈妇之不从也,贿邻妪托故宿其家,为内应。统数十人夜袭之。 …… (第 197 页)
,疾命医,已不可救。阅其衣衣尽复,遍纫其周折之处,而厚以缠束,坚致不可复动。御史出十金为周身之具,捕 徐洪
、张士松等毙之岳。松江许给谏誉卿,露缄致御史书,为烈妇暴冤,且曰:不胫而走,流传长安。称柏台之下,有 (第 198 页)
刎死之少妇,奈何不闻之上也。于是,御史疏于朝,罪状令。令不一月,暴死郡城舟中。而 徐洪
、张士松之党有漏网者,复为震雷击死。
    许给事上按台书

  日者吴门,未及晋谒,仰荷祖台折节 (第 198 页)
  丁未,诏理事官麻勒吉赴广西暂辖定南王所属兵士。将军穆占奏:广西省城投诚伪将军刘彦明、 徐洪
贞、线成仁等仍为都统、副都统,令其总辖藩下及绿旗之兵,颇于事有益。上谕刘彦明等所领投诚绿旗兵内有愿归 (第 357 页)
  十二月乙卯朔,命荆王于九江府居住。丁巳,进封刘孔昭为诚意侯、刘泽清为东平侯;孔昭辞,许之。禁巡按御史不许拿访。庚申,赐建文死节诸臣赠谥。辛酉,以何腾

蛟总督四川、湖广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处军务兼督粮饷,专理恢剿;召杨鹗回部。癸亥,续封 徐洪
爵为永康侯。甲子,命程世昌兼督上江漕务。丙寅,改上孝宗后张氏曰「孝成靖肃、庄慈哲懿、扶天赞圣敬皇后」 (第 17 页)
  刘顺宗、邱雅淡、邱西湖、刘英辉、林廷礼,各捐银八元。镇标守备黄清泰、举人

赖熊飞、廪生李培元、监生刘达峰、监生冯家简、生员黄粤光、职员吴万光、黄廷政、刘训运、傅觌、李孜文、李就林、钟淳笃、傅双溪、陈百三、曾存省、曾存静、赖联峰、章荣喜、戴玉麟、陈时俭,各捐银六元。生员吴占侯、 徐洪
、徐学政,各捐银五元。廪生林筠、监生温桥、监生李瑞光、钟玑江、曾德光、钟廷秀、杨泮材、生员刘应铨、职 (第 558 页)
又得人和。何患不得天下。汉法三章。唐法十二条。即世代寝降。文网寝密而然也。若使 徐洪
客不言于李密而言于唐祖。则其功岂下于董公耶。然董公为沛公。张大义于海内。沛公之所以得志者。非良,平, (第 175L 页)
先殿。以内守备府为行宫。各官朝见。御史祁彪佳言先监国以示让。俟发丧择吉登大宝。布告天下。大器及魏国公 徐洪
基皆然之。以初四日监国。十五日 (第 336H 页)
。然每观其谏。时涉乎谲。如望献陵之对。是也。不能粹然一出于正者。非出于大学之诚正格致故也。
徐洪客 徐洪
客劝李密。乘进取之机。沿流东指。直向江都。执取独夫。号令天下。诚奇策也。然此即密为杨玄感所筹画也。是 (第 200L 页)
。八月生女。金氏请于舅姑。促安葬夫尸。虞卒既毕。绝食饮积十数日而死。乡之士林。以其节闻于官。徐在衡, 徐洪
基哀其节。悲其将泯没而无传。请于老友柳麟锡。为之立传。
柳麟锡曰。二姓之远。合而为夫妇。为夫妇不久。 (第 339H 页)